: 第一章 走向深渊 10

+A -A

  房间里静悄悄的,黑蒙蒙的,一个担架立在床边,四只黑皮鞋在床边走来走去。一个男人说:“呵呵呵,她中招了,喝了矿泉水了,昏迷了,一会半会儿醒不了了。”

   一个人说:“不对呀,好像不是钱玉英,绝对不是,你们看看,这个人是谁呢?”大家都说不认识。

   黑衣人拨通了手机,应答着:“好好,不要让她知道我们的事情,把女人扔在半路。拿着拉杆箱去鬼楼,好我们这就办,这就去……”

   不一会儿,他们一个提着拉杆箱两个人用担架抬着张阑珊出去了,电梯门开了,关上了,救护车,闪着蓝灯“呜哇无哇呜哇”开走了……

   钱玉英沮丧地从床底爬了出来;她并不气馁,她什么都不怕,无论多么艰险,她也要去鬼楼拿回自己的拉杆箱……

   她到厨房喝了一些自来水,又吃了半个披散,擦了擦嘴,准备去鬼楼了……

   鬼楼?它在哪里呀?奇怪的名字,必须尽快地打听到,尽快打听到,鬼楼的信息。

   她问了几个人路人,人们说不太清楚。一个大学生说:“这个鬼楼很有名的,百度上有你可以查得到。”

   她查了百度:鬼楼,又叫将军楼,在1911年一个英国人建造的。1923年一个军阀买下了这栋小楼,住了军阀和几个姨太太。后来军阀战死,姨太太做鸟兽散。她的女儿王金凤一直住在这里。刚解放小楼卖给了一个古董商人。合同规定但王金凤依然住在楼上202、201,直至死亡。64年王金凤女儿因为失恋在上吊自杀了,随后王金凤也

  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   死了。后来小楼传给了商人的儿子,改革开放后商人儿子去河南做生意,军阀楼一直空着。再后来商人儿子也死了,他也在没回军阀楼。

   小楼上下8间,前后院,后门有个小门房。

   小楼锁着但经常有人夜半进去拿东西。后来传说,夜晚楼里有女人的哭声,和老太太的念经声,经常看到一个红衣女在楼上走动。有时楼上的亮了,可是楼上并没有人。都是传说,因此提起鬼楼都感到了恐怖。

   鬼楼的地址:新兴街23号。百度记载的是很早的信息了。

   她又查了一下新兴街。

   新兴街在滨海市东城区的城乡结合部,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。坐867路公交车到了古田路,从古田路到遵义道,还要经过瑞金路,大约一公里的路。

   一个半个小时后钱玉英来到了瑞金路口。

   问了几个当地的人,有人说:“新兴街23号……不清楚。”有人说:“新兴街23号,早就拆迁了吧。”

   但具体的地点,大家都说:新兴街23号应该在遵义道尽头。

   按照人们的指点,钱玉英找到了遵义道。

   这是一条破旧的小路,多年失修,道路裂如龟背,缝隙杂草茂盛。路一边是已经停产几年的肥皂厂,另一边则是一大片空旷的拆迁工地。

   天已黄昏,天色昏黄,乌云厚厚的,视野灰蒙蒙的。眼前的景物黑黑的,只见轮廓已经分不清颜色了。四野空旷,路上没有行人,十分寂静,仿佛人口流失的的小城镇

  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   。

   钱玉英小心翼翼的踽踽独行。

   放眼望去乌云沉重,寒鸦数点,空旷的拆迁的工地,满地破砖烂瓦,杂草丛生。

   几只蝙蝠半空中上下飞舞,草丛中蟋蟀在声声悲悲切切地哀鸣。

   终于走到了小路的尽头,6座70龄的老楼,在昏黄的天幕中现出灰黢黢的耄耋的身影。

   仰头看看楼体上的牌子,好容易才看到:化工楼1号

   新兴街23号在哪里,好像不是这,这里就只有这6座化工楼。

  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,有的人家点燃了电灯。

   她走进了1号楼,楼洞里黑黑的,灰色的墙壁上贴满了搬家、疏通管道、开锁的广告纸和许多红色的广告印章,楼梯上水泥光面已经粗糙,还散落着不少的纸屑和塑料袋,空气中散发着潮湿、臭烘烘的垃圾气味。

   钱英在一个门敲了几下,但没有回声。

   她又敲了两下,还是没有回声。

   她走出了楼洞,四下望望,没有见到居民。

   也有路人说:鬼楼就在拆迁工地里,她想?1走过去看看。

   抬望眼广阔拆迁工地有许多小山似的大土堆,上面都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蒿草;一大片拆掉门窗的小二楼,断壁残垣、破瓦断砖之间,也有些多高大的树木,地上长满了没膝的荒草;眼前的景色大有杜工部笔下: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的凄凉破败的景象。

   远处是古田路,灯光闪闪,红光一片如火,显出了大市的辉煌、灿烂。

   (本章完)

我要报错】【 推荐本书
推荐阅读:
鬼楼之迷 : 第一章 走向深渊 10